大多數的讀者應該都有租屋或聽朋友分享過租屋的經驗吧?不知道大家的房東對於養寵物又有什麼樣的規定呢?六月底的時候我搬了一次家(三年內搬三次了……),看房子的時候,房東提醒我:「我們這裡可以養寵物,但因為房子座落在市中心,所以只能養母雞,不能養公雞,不然會被市政府罰款!」當下聽完我只有一臉「黑人問號???」,身為一個城市小孩,在後院養雞是我從來不曾有過的念頭,但自從搬到這個小社區之後,我發現當地居民在家裡後院養雞並不是件稀奇的事,有些人甚至還養了豬、羊、牛、馬當作寵物!而今天介紹的《Backyard Chickens》,就帶大家一起體驗在後院養雞的鄉間日常。
P.S 遊戲的封面雖然很普通,但非常貼近我的日常生活!我們的鄰居就是在這樣的普通住宅後面圍起一片籬笆或鐵絲網,在後院裡放養自家的母雞。
遊戲人數:2 – 5 人 遊戲時間:30 – 60 分鐘 募資結束日期:9 / 14
玩家們彼此是居住在小社區裡的鄰居,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所以玩家們便互相較勁誰家的雞長得最棒、下得蛋最多!每輪遊戲,玩家們將到雞舍裡餵養母雞與蒐集雞蛋,再帶著雞蛋到市場換取母雞們需要的食物、飲水等補給,只有吃飽喝足的母雞才能維持好心情,心甘情願地為玩家生蛋。反之,如果無法滿足母雞的需求,牠們的心情將大受影響,不但會使雞蛋的產量減少,絕望的母雞甚至還會離家出走!
遊戲以輪為單位進行,每輪遊戲分為四個階段:
▼母雞卡正面,四個邊分別對應母雞的心情。
▼母雞卡背面。
▼母雞卡的擺放方式隨母雞的心情而改變。
母雞共有四種心情:開心、滿足、難過與逃跑,而玩家在遊戲中,將隨著每隻母雞的心情變化而旋轉母雞卡(將母雞當前的心情狀態轉至 12 點鐘方向):
▲母雞心情與雞蛋產量和分數的關係(僅為例示,每張母雞卡有不同的雞蛋產量與分數)
開心的母雞繼續維持好心情。
滿足的母雞繼續感到滿足,而難過的母雞則會感到滿足。
開心與滿足的母雞將變得難過。
難過的母雞則會逃離雞舍。
不影響母雞的心情,但能移除卡片上的口渴標記。
不影響母雞的心情,但將在卡片上放置口渴標記,並使雞蛋產量減少 2 顆(每張母雞卡最多只能放置 1 個口渴標記)。
母雞將感到開心。
開心的母雞繼續保持好心情。
滿足的母雞依然感到滿足,而難過得母雞則同樣感到滿足。
個人圖版上共有 3 個分別標示數字 1、3、5 的籃子,每個籃子內的雞蛋數量為「雞蛋標記數量 × 籃子數值」,因此玩家獲得雞蛋或使用雞蛋時,必須依照手中剩餘的雞蛋數量,調整籃子內的雞蛋標記。
例如玩家擁有 9 顆雞蛋時,分別在每個籃子內放置 1 個雞蛋標記:
於階段一,玩家必須依序執行下列步驟:
從個人牌組抽取 6 張新的手牌,並使用手中的水、食物、點心以及特殊卡片餵養自己的母雞:
選擇 1 張市場供應區內正面朝上的卡片,並以籃子裡雞蛋支付卡片右上角所指示的購買費用:
選擇 1 張母雞供應區內正面朝上的卡片,並以籃子裡雞蛋支付卡片右上角所指示的購買費用:
將計分軌上的緞帶標記往前推進任意距離,而每推進 1 格,必須支付 12 顆雞蛋。
從手牌或棄牌區裡移除任意張數的卡片,而每移除 1 張卡片,必須支付 3 顆雞蛋。
所有玩家同時依序執行下列行動:
當任意玩家於階段四獲得 10 分以上時,遊戲立即結束,並由分數最高的玩家獲勝。平手時,比較所有母雞的雞蛋產量,並由雞蛋產量較高的玩家獲勝。仍舊不分軒輊時,則由平手玩家共享勝利。
於進階遊戲中,將使用「事件卡」進行遊戲。
除了於「階段一:蒐集雞蛋」新增「抽取事件卡」的步驟之外,遊戲進行方式與多人模式相同,而「階段一:蒐集雞蛋」的步驟變更為:
一隻鬼鬼崇崇的狐狸盯上了你的雞舍,玩家必須趕在狐狸潛入雞舍偷走珍貴的雞蛋之前,搶先獲得 10 分以結束遊戲。
依照多人模式的規則與下列步驟設置遊戲:
除了於「階段四:清理雞舍」之前需為狐狸執行行動(共 2 個步驟)之外,遊戲進行方式與多人模式相同:
每張狐狸卡背面各有 3 個掌印圖示,而代表狐狸的狐狸標記,將由左至右、由上而下沿著掌印圖示移動。輪到狐狸行動時,依照下列條件移動狐狸標記:
其他注意事項:
當狐狸標記抵達新的狐狸卡時,立刻將先前的狐狸卡翻至正面,並依照狐狸卡正面的指示,移除市場與母雞供應區裡的卡片,接著從市場與母雞牌庫抽取新的卡片補滿供應區。
遊戲於「翻開第 12 張狐狸卡」或「玩家獲得 10 分以上」時結束,並依照玩家的得分評價玩家的遊戲表現。
《Backyard Chickens》是一款各種意義上都很有趣的卡牌構築與資源管理遊戲,玩家們必須在優化個人牌組(補給卡)、擴充雞舍(購買母雞卡)與追求雞蛋數量(照顧好每隻母雞)之間達成完美的平衡,並在照顧雞群的過程中順便累積分數(以母雞卡獲得分數或以雞蛋換取分數)。
遊戲卡牌構築的運作方式有點類似《Lost Ruins of Arnak》的工具卡,玩家無法立即使用自己購買的新卡片,必須先將卡片加入棄牌區,等到牌組內的卡片用完而以棄牌區的卡片重新構築牌組時,才有機會使用新卡片,因此玩家在新增高級卡片的同時,也必須花費資源移除較弱的起始卡片,才能真正強化自己的牌組,以追上飼養更多母雞所需消耗的資源。而雖然遊戲規則簡單,各種行動選項也相當直觀,但由於資源相對拮据,加上從個人牌組抽牌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玩家們在遊戲中經常面臨糾結的選擇,例如究竟該優先確保食物還是飲水?供應區裡有一隻「最頂」的母雞(會生蛋、分數高、價格便宜,而且食物消耗量又少),如果下回合可以抽到特定卡片,就能擁有足夠的食物可以餵養所有的母雞,但問題是真的能心想事成嗎?還是該買母雞們愛吃的點心卡,反正點心可以當作食物餵食?但為了使點心卡盡量發揮作用,是否又會侷限自己購買母雞卡的選擇等等,如何兼顧各種情況,以有限的資源與對手競爭供應區裡的卡片,同時優化自己的牌組,並確保生產引擎—母雞—能夠穩定地提供資源,便是遊戲最燒腦的部份。
單人模式也以很有意思的方式進一步強化遊戲的各種挑戰,遊玩單人模式時,玩家必須在極度有限的時間裡構築好自己的牌組,並在雞舍裡飼養足夠數量的母雞(雖然玩家也可以販賣雞蛋換取分數,但在單人模式中,玩家所擁有的時間與資源都非常拮据,因此玩家只能依賴母雞卡獲得分數),而遊戲則會依照玩家擁有的成熟母雞數量以及每輪遊戲剩餘的食物卡推進遊戲進度,玩家必須一方面設法減緩遊戲結束的速度(盡量消耗完玩遊戲的食物卡、衡量購買母雞的時機),同時也與時間賽跑,盡快蒐集足夠的食物卡、飲水卡以及點心卡,並使每隻母雞能夠保持愉快的好心情,才能以最少的母雞卡獲得最多的分數。但玩家面臨的挑戰還不只這些,因為隨著時間推進,遊戲還會隨機移除供應區裡的卡片,因此玩家們還得謹慎評估各種選擇所帶來的風險與成本。
如果只看美術的話,我還以為《Backyard Chickens》是一款惡搞胡鬧的遊戲,但實際嘗試之後,才發現這是一款相當貼近日常的養雞遊戲,也非常考驗玩家運用資源的判斷力,而覺得遊戲不夠困難、想被命運玩弄的玩家,還可以使用事件卡,感受母雞陰晴不定的心情變化、莫名消失的食物與飲水等隨機考驗。真的要說一項比較可惜的地方,大概是玩家之間的互動僅止於供應區的卡片爭搶,或將供應區的卡片放入棄牌區以阻撓其他玩家獲得卡片的程度,如果能增加一些偷雞、偷菜、偷放水之類的小手段,讓遊戲稍微不那麼「老實」,反而能增添遊戲的樂趣,不過還是十分推薦感興趣的讀者們到 Tabletopia 網站上體驗看看喔!
遊戲中六種類型的母雞卡,各自喜歡不同類型的點心,而每種類型的母雞又有數張不同的卡片,每張卡片的雞蛋產量、分數獎勵以及食物飲水的需求也有些微的差異。